5月7日 抖音集团副总裁李亮就抖音平台对“胖东来柴怼怼”事件作出补充说明。
李亮表示,平台 5 月 2 日晚 11 点收到投诉,次日便跟进要材料并快速处罚。对于侵权问题,明显的人身攻击等侵权行为会有主动管控,但多数观点、事实类侵权需相关方提供信息才好判断。
抖音在努力降低企业侵权投诉成本、提高效率,主张企业诉讼维权,也会主动起诉造谣账号。
抖音营收靠广告、电商等,打击造谣行为是维护平台可信度、高质量内容生态的根本利益。
以下是全文:
发现有些网友对胖东来柴怼怼事件的处置情况有疑问,我补充做些说明:
平台是在5月2日晚11点收到投诉,第二天(3日)就主动跟进要材料,根据材料快速做了处罚。侵权问题,跟“内容审核”的治理逻辑不太一样。对于有些明显的侵权行为,比如人身攻击等显性的侵权,平台会有主动的管控策略。但对于绝大多数观点、事实类的侵权,在不掌握信息的情况下,平台很难做出判断。
有些人说平台按几个键分分钟就能判定,甚至认为平台不应该向被侵权方要证明材料,平台不应该等投诉而应该主动处置等等,这些观点貌似有理,但脱离了可执行的实际情况。事实情况是,有些侵权只能由事件相关方或其他相关第三方来提供信息。
当然,从平台的角度,抖音也在努力降低企业侵权投诉的成本,提高处理效率,比如大幅简化诽谤类侵权的要求;比如对于一些侵权内容,实现一次投诉、长期管控等。
在积极投诉之外,我一直都非常主张企业诉讼维权,虽然时间会比较长,但却是目前情况下最有效的。以我们公司为例,网络上一直以来都有大量针对抖音的不实信息,我们所能采取的措施是辟谣,并向相关平台投诉。如果不主动投诉,这些平台也没有能力了解实际情况,不实内容就不会得到处理。
抖音也会主动起诉一些发布造谣内容的自媒体账号,近期有个自媒体转发一篇不实文章,并称“我不认为这上面讲的就一定是所谓“真相”,作为非当事人,我也没有能力鉴别,这些看上去非常细节且具体的描述,是不是真的100%真实”“从多年写产业报道的经验出发来看,单方面的描述也一定存在谬误”。对于这种明明知道自己发布的内容不实,且会对企业产生恶劣影响,仍然大肆传播谣言的自媒体人,我们与胖东来选择的方式一样,都是先向平台投诉,然后坚决起诉。
我本人也是一样,有个所谓“社会学博士”,几年前因为在抖音上将录播内容假冒成直播,欺骗用户因而受到处罚。在此之后,一直对抖音进行诽谤攻击,最近又转而开始攻击我个人,他攻击我的文章在某平台是10万+的阅读,投诉未果,我也是选择起诉,让法院来做判决。
另外还想补充说明一下,抖音的营收来自广告、电商等服务,无论是品牌广告主,还是经营的中小商家和消费者,平台的可信度都非常重要。那些在抖音平台上通过造谣诽谤赚取流量的行为,不仅侵犯企业和用户权益,也对抖音的内容质量以及长期发展产生危害,打击这些行为,维护高质量的内容生态,也是抖音的根本利益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