取消
加载中...
新华社评《流浪地球》:中国的科幻硬核在这里
DorAemon 2019-02-08 16:32

来源:新华社

 

《流浪地球》

  

已成为这个春节档最大的爆款。

  

很多人看完这片子之后

  

依旧意犹未尽要“二刷”“三刷”

  

也有很多人看完这片子不禁感慨:

  

“这电影真的是咱拍的?”



  

《流浪地球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:未来的某一天,人们发现太阳在急速老化,将不断膨胀、吞没地球,人类唯一生存的办法就是逃离太阳系。

  

但是,最近的适合居住的星系是4.2光年外的比邻星。


  

拯救人类这个主题已经快被好莱坞玩烂了。以往的欧美大片,通常都是探险队出发去别的星球,探索人类新家园,比如《星际穿越》。

  

然而,《流浪地球》是中国科幻,当然有着中国人的传统。安土重迁的中国人,怎么能舍得丢下生活了300多万年的“祖宅”地球呢?

  

于是,人们想出一办法:给地球上安装上万个发动机,用行星发动机把地球推走。


  

人类也为这个计划付出了巨大的代价:板块变动引发了滔天海啸和地震;地球人口减半,只剩35亿人口。


  

而幸存的35亿人被迫迁入地下城,因为地面温度已经降至零下84摄氏度了。



  

地球即将撞击木星

  

危在旦夕

  

《流浪地球》电影的剧情,和原著不太一样,可以说是一段原创剧情:在地球还没有飞出太阳系、飞近木星的时候,被木星引力吸引,逐渐接近,最后要撞击木星。


  

当人类首次如此近距离在地球上看木星的时候,木星的那颗大红斑就如死神的眼睛一般注视着人类。


  

《流浪地球》也绝对不是《战狼2》的太空科幻版。

  

最终的任务虽然是由中国人提出并实施完成,但是整个流浪地球计划是全人类群策群力的结果。


  

中国科幻的内核:全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


  

中国的科幻,一直都有着有别于欧美科幻的不同的文化内核。

  

我们看惯了“一人开挂,拯救人类”的欧美好莱坞科幻片,看腻了“不到最后一秒,绝对不剪断炸弹电线”的俗套剧情,也看烦了各种“不,为了爱情,我可以不要一切”的男主为救女主把全人类置于危险境地的恶俗情节。

  

《流浪地球》带来了一股清流。

  

我们会发现,原来,不是所有的主角都是贯穿全剧的英雄,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有成功的结果,也不是所有失败的任务就彻底没戏了。

  

在《流浪地球》里我们看到了一种理念:全人类团结在一起“集中力量办大事“。


  

我们也看到了一直期待的场景:世界各国、各地区的人们,为了同一个目标“让地球和人类活下去”,团结在一起。

  

虽然《流浪地球》是一部中国科幻,但没有刻意凸显中国的地位,而是把整个人类当做一个命运共同体。

  

这就和一些好莱坞科幻很不一样了。而这可能也是中国科幻最有魅力的部分。

  

中国硬核科幻

  

就只问这一句话:

  

我们是否有勇气,

  

带着地球去流浪?


  

影片的最后

  

这句话让很多观众泪奔:


  

不论最后结果

  

将人类历史导向何处

  

我们决定

  

选择希望


  

春节出游这份吃货地图请收藏!网友:正吃着呢

  

春节高校发了红包,还是定制的,网友:下意识点开

  

大半夜女子竟直奔桥下,朋友劝不住……原来祸根是它


来源:新华社

DorAemon
文章总数
989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