取消
加载中...
流量入口的价值,从苏宁小店看未来零售趋势
Feng 2019-03-31 13:03

出品|三言财经

作者|王白聿


过去两年,“新零售”连续当选年度经济热词,线下门店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高峰。前有阿里、京东对线下商超的大量投资收购,后有良品铺子、盒马鲜生、三只松鼠等探索零售新模式。苏宁则选择自营模式,以苏宁小店作为扩张载体。


今年3月18日,苏宁小店的第5000家店就在成都开业。有数据称,目前苏宁小店已经覆盖71座城市、25000个社区、7500万用户。


几天前,苏宁快消集团总裁卞农在个人微头条上表示,苏宁小店下属社区团购业务“苏小团”已在全国招募到了2万名团长,意味着原定于19年全年招募10万名团长的计划将在半年内完成。


尽管都在布局线下商超,但对新零售行业来说,像苏宁这样的开店速度并不多见。


在零售棋局上连续扩张,苏宁为什么这么着急?


破冰互联网“流量荒”


数据向我们透露了行业的焦虑。


艾瑞咨询发布的《2018年中国互联网流量年度数据报告》显示,截至2018年12月,中国PC互联网月度覆盖人数达5.09亿人,同比下降3.9%。移动网民接近PC网民的3倍,然而移动端2018年用户增长趋势放缓,下半年增长率仅为3.1%,不足上半年增长率的1/3(9.5%),同样低于2017年下半年的增长率(6.2%)。


新增用户数的持续下降,让移动互联网行业迎来“流量荒”。


在电商领域,根据易观发布的最新最新报告,中国网络零售B2C市场交易规模增速疲软,自去年第四季度呈逐渐下降趋势,2018年第四季度同比增长率28.4%,为近三年来最低水平。




中国互联网已然进入深度存量时代,获客成本越来越高,如何保证增长引擎不熄火,成为苏宁等一众电商零售巨头最关心的问题。


“实现线上线下深层次融合”的智慧零售的出现,给“流量荒”焦虑一剂解药。


据《2018年新零售行业发展趋势报告》,目前中国新零售市场规模为389.4亿元,但随着用户习惯的养成及新零售模式的创新,预计2020年,整个市场规模将达到1.8万亿元。相比线上客户体验痛点,线下商超可触性、可感性、体验性的优势也逐渐凸显。


因此互联网大厂在线下开辟第二战场并从中占据优势,实际上是为了争夺流量,降低流量费用。谁能够最大程度地占据线下地盘,就意味着能够破冰“流量荒”。


起家于线下家电连锁的苏宁,曾在电商行业逐渐成熟的节点上进军线上,实现反弹。如今,伴随着线上人口流量红利逐渐进入瓶颈期,苏宁再次转战线下,形成“两大(苏宁广场、苏宁易购生活广场)、两小(苏宁小店、零售云店)、多专(苏宁易购云店、苏宁极物、苏鲜生、苏宁红孩子、苏宁影城、苏宁体育、苏宁汽车超市等)”的店面业态。


今年二月,卞农在接受采访时明确指出,“苏宁小店最终要实现为苏宁易购导流的功能。”


很显然,作为”两大两小多专”智慧零售产业群中最为贴近用户的一环,苏宁小店在其中要扮演的角色就是苏宁的“流量入口”。


小店:苏宁的流量入口与社区互联网基础设施


去年三月,卞农对外宣布:“未来三年,我们将成为中国第一的O2O社区小店运行商”。对未来零售,苏宁在小店的精细和多样化运营上有许多可借鉴的具体案例。


如今,苏宁小店主要覆盖在社区、地铁站、医院、学校、产业园这种人口密集,高频消费的场所,在商品品类上,同样以高频消费的“生鲜+日用”为主。“高频消费”是新零售平台的价值所在,作为社区生活中的刚需产品,线下“生鲜+日用”场景本身自带很强的流量属性,可以吸引人群,保证流量。




然而相比传统零售单纯的卖货,如何突破流量瓶颈?


首先,确定品牌特色和优势,形成差异化,无疑能在与同类的竞争中更具优势。


通过为消费者提供来自原产地的有机农副产品、净菜以及半成品和熟食,围绕“快”、“鲜”、“多”三个特点,以“共享冰箱”的定位持续深化服务,苏宁小店的“生鲜力”深入人心。


其次,在新零售搭建的平台上,增加多样化服务、多业态融合,对流量吸引会产生叠加效应。


除了高频品类商品,苏宁小店围绕本地化客群,辅以上门配送,嫁接苏宁帮客、苏宁金融、苏宁邮局,依托苏宁售后提供电器维修、洗衣、水电煤缴费等苏宁生态内的一系列服务等。通过借力苏宁继续增加服务性流量,避免流量达到瓶颈,同时也是苏宁各项业务的流量入口。


近年来,社区拼团服务一度成为行业风口。今年初,苏宁小店上线了“苏小团”,通过社区门店吸引用户,团长创建群聊发布各种折扣优惠商品,再借助苏小团app将用户引流至线上,与苏宁小店形成“双线流量”。


实际上,要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,实现新形态的双向流量的新零售,意味着要对接更高效的物流、供应链等基础设施作为保障。


在运营模式上,苏宁小店采用了“线上线下双中心”的运营模。从今年的计划来看,苏宁将在全国建成1100个前置仓,为苏宁小店在商品储存、物流配送等多方面提供及时配套服务。


仓店一体化的零售形态有利于增加SKU数量、延伸品类、扩大覆盖范围,突破门店的“天花板”。此外,苏宁小店和前置仓进一步加速了线上线下的融合,用户既可以实现线上APP订单的物流配送,又可以线下的购买与自提,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对空间多样性和时间即时性的需求,让双向流量成为现实。


而在生鲜供应链方面,苏宁小店背靠苏宁易购。


资料显示,苏宁易购在上游采购链条上拥有100多个海外直采基地;在冷链仓库方面,苏宁自建生鲜供应链,已经在全国建有5大加工中心、46个全国常温仓和43个全国冷链仓,冷链网络广泛覆盖了一二线主流城市;在物流配送方面,苏宁的物流网络覆盖全国352个地级市、2910个区县城市、25894个快递网点,全国仓储面积达686万平。


结语


当下国内零售商店数量众多,许多品牌不论是在产品还是商业模式上,差异并不大。因此,打造特色产品、提升增值服务,是脱颖而出的一个重要方向,而这背后需要完善的的基础设施作为铺设和支持。


德鲁克曾说,“企业存在的主要目的是创造用户”,流量对品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

在当前流量红利见顶的情况下,苏宁小店背后积累的海量数据以及用户流量,是苏宁看中零售市场的关键所在,或将成为苏宁在这场未来零售博弈的商业布局中最重要突破点。

Feng
文章总数
59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