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红星新闻
一边是欠薪情况还未解决,另一边集团年报却曝出更多问题——4月26日暴风集团发布的2018年报数据显示,去年公司实现营收11.23亿元,同比下降41.34%。归母净利润亏损高达10.9亿元。年报的数据中解释,暴风集团亏损的主要原因来自于暴风TV的亏损。
暴风科技当年推出暴风TV 加入互联网电视“三国杀” 图据东方IC
暴风集团已经自顾不暇,暴风TV的处境更加艰难。近日有该公司员工向红星新闻爆料,公司内部已经开始甩卖测试机……
变化来得太突然。去年4月时,暴风集团CEO冯鑫公开为暴风TV站台,认为其重要程度超过了此前暴风“铁三角”。但仅过了一年,不光是暴风TV,集团也是负面频出。
红星新闻此前持续关注暴风TV的情况,但暴风集团及暴风TV一直未就相关问题予以回复。在采访过程中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,老员工们普遍认为暴风TV走下坡路的主要原因在于策略问题:既有盲目扩张的失误,也有资金不够却烧钱的失策,而近几年彩电行业的整体下跌更是成了压垮暴风TV的稻草。
1、打补贴战:靠亏损抢占市场
曾计划三年内销量达1000万台,但最终仅卖出235万台
时间回到2016年,成立一年的暴风TV正是当下投资者关注的焦点。
当年8月,暴风TV获得了成立后的首轮融资2亿人民币,融资后公司估值为20亿人民币,创下了一年时间估值增至4倍的互联网电视融资和估值增长速度新纪录。
这一年暴风TV的成绩可算亮眼:2016集团年报显示,这一年暴风TV销售约80万台,累计销量超百万台。这也令暴风TV成为当年成长速度最快、效率最高的互联网电视品牌。
暴风TV因出色表现也顺势成为暴风集团里“挑大梁”的角色。2016集团年报显示,硬件销售(主要是暴风TV)收入过9亿,占营业收入的55.68%,同比增长597.18%。
表面看确实是高速增长,但高速成长却是以亏损为代价。2016年暴风TV销量80.9万台,合单价不过千元左右。据奥维云网(AVC)数据显示,2016年上半年中国彩电市场的零售均价为3020元。暴风TV靠亏损抢占市场,直接导致2016年销售商品的毛利率为-15.29%。
当年也有媒体对暴风TV的模式在竞争中能否获得优势存疑,特别是在当年国内彩电销量逐年下滑、彩电均价仍在下降等背景下。有业内人士曾认为,即使暴风TV持续打补贴战,其前景并不乐观。
尽管如此,暴风集团CEO冯鑫认为“仍有机会”,他曾表示暴风TV对标品牌就是乐视和小米,“我相信很快每一台电视都是互联网电视了,但目前还没有一家做到领导品牌,像可口可乐那样能代表一个行业的品牌还没出现,暴风仍有机会。”
当时暴风TV的CEO刘耀平也认为补贴可能会持续两到三年,并坚信五年之后净收入肯定是百亿元以上的,五年后肯定要实现盈利。
“亏损两三年”这句话确实没错。翻看暴风集团2016年-2018年财报,销售商品的毛利率分别为-15.29%、-7.15%、-31.97%。暴风TV依然逃不开卖一台亏一台的困局。
暴风集团CFO毕士钧曾透露,2016年暴风TV的平均获客成本约为400元,包括硬件亏损加上营销费用。年用户平均收入为61元。这之间差距了339元的亏损。
按照他们当时的预测,暴风TV在2018Q4时获客成本与用户收入将会平衡,并在2019Q4迎来全面盈利。前提则是扩大规模销量,以拉低获客成本。
但2018年财报显示,暴风TV其销售量、生产量较2017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,幅度分别约为17%、48%。
超出他们预计的还有销售总量。暴风TV曾计划三年内实现1000万台的电视销量,但这个数字最后实现的只有235万左右。
摘自2017年暴风集团年报
摘自2018年暴风集团年报
2、无解难题:出厂成本始终比别家高
同样的开模费,暴风TV销量却不够,而且没有自己的生产线
亏损是暴风TV一直无解的难题。尽管暴风TV在业内普遍被认为“售价不低”,很多型号同一尺寸比创维海信等售价更高,但仍无法缓解亏损困局。
售价高却仍亏损,意味着成本比别家也要高出不少。这与前文提到的“400元获客成本”有直接联系。
暴风TV CEO刘耀平曾透露,暴风TV刚起步的时候曾将平均获客成本定在了240元,结果2016年由于核心部件特别是屏幕成本的上涨,最后没有达到预期目标。
从240元到400元,这一巨大差距反映了暴风TV对电视产业链的掌控能力并不高。这一点从员工口中也得到证实。
老员工江和告诉红星新闻,暴风TV的电视出厂成本比其他品牌都要高几百块,原因是,同样的开模费,暴风TV销量却不够。
江和表示,不同型号的彩电开模费在几百万到上千万元不等,但暴风TV每个型号最多卖个8万、10万台,均摊下来成本就是几百块。这个成本与老彩电品牌完全无法抗衡。作为创维的前员工,他以创维举例,“一个型号能卖100万、200万台,成本核算下来就10块的事。”
另一方面,由于暴风TV没有自己的生产线,代工厂每生产一台暴风TV,都要收取百余元的代工费。而其他品牌因为有自己的生产线,不但产量高,成本也跟着拉低。
与同为互联网品牌的小米相比,暴风的差距也很明显。“主要还是销量,小米销量大,模具费成本拉低到跟传统品牌差不多了。”
这就造成了暴风TV单台出厂就比其他品牌高出几百块。想保证不亏钱只能抬高单价,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,高价也意味着损失销量。毕竟消费者不会考虑出厂成本。
3、以价换量?其实是“割肉流血”!
“公司内部定位‘很乱’:有钱时每个型号各种生产,想走高端又没成功,然后造成大量滞销”
在江和看来,暴风TV不是没有盈利的型号,只是盈利型号太少,并且这些型号普遍卖不动,卖得好的反而是亏损严重的型号。
65寸就是江和所谓的“盈利”型号,多名员工向红星新闻印证,该型号一直滞销,还有员工调侃“去年的同事接触的都是前年的货”。
据江和透露,65寸售价最高时也在8千以上,而出货价在6千左右。如果按照之前售价,65寸电视不存在亏损,“但价高时量没跑起来,堆在仓库里堆了2年,到现在还有上千台没处理完。”直到现在,在太平洋电脑网上,65寸R6的参考报价仍为6599元。
2018年,65寸搞起了特价处理,令江和在内的很多员工颇为吃惊。2018年4月,暴风TV在京东搞起“65寸3999元”的活动,“把成本都亏进去了。”
与65寸同时搞特价的还有40寸,当时暴风AI电视40英寸999元的消息刷爆朋友圈,被誉为“国民电视”。999元40吋暴风AI电视4(40X),对标的是小米同样999元的32吋4A。该活动引发大量关注,但最终在京东上“仅一秒就售罄”被消费者吐槽“炒作”。
暴风TV这一策略是寄希望于40寸电视与其他品牌pk从而达到引流作用,但在员工看来,这无疑是“伤敌一千自损八百”。江和表示,40寸有个R6型号,成本是1875元,但在“40寸999元”活动时,这个型号就当作999元出售,相当于每卖一台就亏了8百多。
“特价引流”带来的效果是显著的。根据“奥维云网(AVC)彩电-中国彩电整体市场月度全渠道推总分析报告(2018年4月)”,彩电行业销量前12名中,只有暴风、小米这两个互联网电视品牌在本月度销量实现了增长,其中,暴风TV同比劲增602.5%;其他的传统彩电品牌本月度销量悉数下跌,在2018年4月,暴风TV销量排名超越了三星、索尼这两大外资品牌,位居彩电市场前十强。
这样的成绩比比皆是。早在2016年暴风TV就成为天猫双11电视品类销冠,被称为当年最大黑马;2017年,暴风集团又宣布暴风TV在双11期间取得人工智能电视品类销量第一名。
艾瑞咨询分析师Johnny表示追求销量是互联网企业的普遍打法。“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最大不同在于前者直接面对客户,其核心是数据积累,只是把硬件作为触及消费者的端口或手段,它们看重背后的数据和其他变现可能性。”
Johnny认为,互联网企业关注的是规模,所以会牺牲掉产业链的利润。以价换量换取大量用户。
然而暴风TV牺牲的不止是利润,而是以“割肉流血”为代价。
员工东尼认为,前期公司想靠低端价格抢占市场这个目标很清晰,但定位不够聚焦。每个型号开模费都要百万起,研发成本也付出很多,但最后结果却是大多数型号没有跑出体量。“如果体量大的话,谈资源、材料成本都会是不同档次。”
而员工小夕个人感觉,公司内部定位“很乱”:有钱时每个型号各种生产,想走高端又没成功,然后造成大量滞销。
4、资金不够花钱却“大手大脚”
“盲目扩张线下渠道,每年双十一烧钱最凶,基本全是亏钱出售”
如果有持续不断的雄厚资金做后盾,暴风TV的发展也许会有不一样的走向。但从目前来看,资金也是一大难题。
企查查显示,成立于2015年的暴风TV至今只有4次融资记录,除天使轮金额未知外,其余共计15亿人民币。但这在同业竞争中显得杯水车薪:红极一时的乐视TV,多次单笔融资就超过了15亿,其背后除了融创中国外,还有京东、TCL等业内巨头。
暴风智能近些年融资情况 图据企查查
资金不够,花钱却“大手大脚”,这也是暴风TV被员工诟病最多的一点。
以硬亏这件事来说,2016年暴风TV生产量超过百万台,根据前文提到的每卖一台亏损300-400元的说法,意味着这一年硬亏就要超过3亿元。
员工江和说,每年双11这类活动日,则是烧钱最凶的时候。基本全是亏钱出售,但销量还屡创纪录。“这时候就是给投资方看销量增长的好机会,所以亏钱也会疯狂卖。”江和表示。
给投资方展示的另一个重要数据则是线下渠道。暴风集团的近3年年报也提到了线下建设——2016年线下渠道实现国内21个大区的全面覆盖,2017年暴风电视线下实现零售门店共6300家;2018年暴风电视实现线下零售店面约7000家。
按照暴风TV自己的描述,这是加强线下渠道覆盖优势。但多位员工认为,这属于盲目扩张的策略失误。
暴风TV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还在扩张线下销售渠道 图据东方IC
江和接触过内部一些报表,他表示线下运营成本很高,“包括出货亏损和人员开支,最高一个大区会亏30%。”他说各大区都是单独核算,开销方面有工资、运费、物流费、售后等很多部分,全国22个大区平均都在25%以上的亏损。
“线下出库量都不好,出库的钱还不够给员工开工资。”小夕表示去年接近年底时,卖得好的大区一个月才出百余台,根本不够负担工资及其他成本。小夕认为,疯狂铺线下不是明智的决定。“我们线上销量一直很好。但一开始却和传统电视品牌抢线下,成立大区,开始盲目扩张。”
但在江和看来,虽然扩张盲目,这步棋却又不得不走。“线上卖得再好,也只是品牌知名度,融资用不上。”江和说,按照公司说法,每年线下客户数增加多少,这才是投资方感兴趣的。
“你想融资就要看你有多少客户数,达不到不给投钱啊。”江和很无奈,他说其他互联网品牌的模式和暴风都不一样,以风行为例,每个大区的人不属于公司编制,不从公司拿钱。但对暴风来说,20余个大区都是成本。
东尼透露,去年公司在东莞还组建了工厂,希望能借此吸引投资,但后来由于负担太高,成立不到一年便解散了。
东尼认为,前期没有控制好成本是最大失误。“公司对资本市场过于乐观了,一直以为先亏损抢占市场,到一个节点就会有钱融进来输血。然后继续烧,觉得烧到一定体量就可以通过广告植入费用、会员转化一类的挣到钱。”
正如2016年暴风TV的CFO毕士钧设想的那样,“互联网电视是一个软硬件相结合的业务,我们比传统的电视有一个特别好的工具或者说是武器,就是我们能赚软件的钱。”
“但矛盾在于,机器卖得那么便宜,这种消费者的会员转化并不高。只有硬件不错,对品质有要求,这类人才可能买会员。”东尼很无奈。
纵观暴风TV近三年数据,2017年也是一个特别的年份。其销售量和库存量均优于16和18年。同时84万的销量也是最接近百万的一次,遗憾的是终究没有破百万。
江和把原因归结于“运气太背”。他表示2016年互联网电视品牌很多,但每个品牌都在亏,2017年暴风的销售量上去了,但没想到当年液晶屏开始涨价,造成整个行业低迷。
江和认为涨价对暴风TV来说算是“致命”的。“大品牌一次性采购几百万块屏,可以用存货。但我们要现买。而且屏底涨价对互联网品牌来说,没有竞争力,因为我们备不了多少货。价格还比别人贵。”
屏底涨价成了逆转暴风TV命运的关键因素。江和以42寸电视举例,17年上半年时暴风售价在1300左右,但下半年因为成本上涨缘故,售价高达1900多,比康佳创维等老牌彩电品牌都贵,一下就失去了市场竞争力。
5、暴风和小米对标是“以卵击石”
品牌溢价能力相对更弱,又没有造血能力,一句话就是“小米电视亏得起,暴风电视亏不起”
不断亏损的现状也在透支着投资人与合作方的耐心。小夕透露其中一个明显变化就是,此前暴风TV可以从工厂欠钱提货,但2018年以来必须先打款,工厂才会投入生产,提货要更往后拖。
这也说明了很难有资金融入投向生产,也印证其资金链出现问题。今年2月,暴风集团对深交所问询函的回复中提到“暴风智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融资渠道受限,导致业务发展受到制约。目前暴风智能正在筹划增资扩股事项,拟引进新的投资人,为业务发展提供更大的资金支持。”
2018年暴风TV更是“殊死一搏”。频频用价格战主打“极致性价比”,同时强调“最大的对手还是小米”,意欲死磕小米电视。尽管去年4月,暴风TV成了大环境下“罕见增长品牌”,其销量增长过600%,但据公开数据显示,实际上销量只有9万台,这个数字是同期小米的三分之一,海信的四分之一。
多数员工认为,暴风和小米对标是“以卵击石”。小米此前未做线下也成了节省成本的方式。“我们运营成本亏二三十个点,人家没有这个亏损,就可以把这部分成本摊到电视上。”江和表示。
关键还在于,小米并非完全押注电视,而暴风TV是纯做电视。“我们同小米的模式不一样,小米是全品类,生态链多;况且获客成本还比暴风低。”小夕如是说。
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也同红星新闻记者提到这一点。他认为暴风TV的盈利模式无法和小米相类比,“因为小米电视是依靠小米手机的品牌影响力、销售渠道、溢价能力和粉丝群体去销售。所以小米电视自从诞生之初,就比很多彩电品牌、互联网电视品牌有先天性的优势。”
艾瑞咨询的分析师Johnny也认为,小米各方面优势比较均衡,品牌定位比较准确,再加之入局较早,所以占得优势。“很多互联网创业型企业都有领跑期,起步早就看跑得快不快。如果入局晚、动作没有超出别人太多,就会相对落后。”
而暴风TV诞生之时是2015年,相比“互联网电视蓝海”的2013年已经错失最佳进军时机。
2018年冯鑫宣布“all for TV”,围绕电视进行转型。梁振鹏认为这一步没错,只可惜“时运不济”,“电视行业在2017、2018全行业出现下跌,2019仍在下跌,在这种彩电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,暴风转型很艰难。”
电视的利润太低、竞争又非常激烈,而暴风TV品牌溢价能力相对更弱,又没有造血能力,一旦资金链断裂,很难继续生存。除非有一个强大的母公司做支撑。
但暴风集团显然无法肩起这一重任。“现在的视频网站已经被BAT垄断了,即便每年亏几十亿上百亿也要买新的影视剧内容吸引消费者。暴风没办法跟巨头相比,它也没有造血能力,TV又亏损,所以整个暴风陷入困境。”梁振鹏表示,一句话就是“小米电视亏得起,暴风电视亏不起”。
运营商财经网发布的《2018年度家电行业研究报告》中,分析了2018年一年来家电行业的运行情况。报告中总结了2018年家电行业中衰落企业前五名,暴风集团位居第一。根据运营商财经网的统计,2018年涉及家电业务的企业中遭遇冲击最大的便是暴风集团。由于近年来不断扩张,暴风集团在2018年遭遇了股东减持、高管离职等冲击,市值与高峰期相比暴跌330亿元,预计年内亏损9亿余元,当居2018年家电领域衰落企业榜第一位。
但在由创业黑马主办的2018年夏季独角兽峰会上,暴风TV荣登2018中国人工智能独角兽榜单,成为当年唯一入榜的电视品牌。
梁振鹏却表示,“人工智能”电视各家几乎都在做,包括语音控制、交互、点播,但每家都差不多,同质化严重,暴风也没做出差别化优势。
“现在很多传统企业的产品也都是智能化的,做一个相对智能的产品门槛没有那么高。互联网电视这个命题差异化也没有那么大,现在所有电视都是互联网。未来家电的趋势全是智能的、全屋互联。”Johnny说。
6、领导风格造成的决策失误在所难免
“公司整体路数比较传统,并不像互联网公司,内部文化也相对欠缺……”
错失良机,又没有足够资金支持,暴风TV似乎每一个节点都走得颇为坎坷。但对公司员工来说,领导风格造成的决策失误在所难免。
在暴风TV中,“创维系”出身占了绝大部分,其CEO刘耀平就曾是创维的高管。小夕透露此前公司总部有管理层代理轮班制,人事经常不稳定,造成决策经常有变。“有时前后两天发出的通知都是不同意思的。”
而作为第一批员工的东尼则感觉,公司整体路数比较传统,并不像互联网公司,内部文化也相对欠缺。导致制度、管理上多少有些问题。
有业内人士向红星新闻记者分析,暴风TV走到今天这一步,根本还在于团队和管理层的问题。“比如小米,是雷军先有一个价值观,其他人认同,由此打造统一风格;但其他公司通常是找个履历不错的高管空降,可公司整体缺少强有力的风格打法。”
(文中江和、小夕、东尼均为化名)
来源:红星新闻